首页
免费演讲稿 内容页

《画家与牧童》的教学设计_画家与牧童教案

2025-08-12 14:28:18   本文已影响 4910人 

《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
一、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体会画家与牧童的优秀品质。
二、激发学生主动挑战权威、谦逊谨慎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与牧童的艺术作品及其背后的故事。
2. 发展学生敢于挑战权威、谦逊谨慎的道德品质。

课前准备
- 收集著名画家的名画;
- 推荐阅读适合小学生的书籍《皇帝的新装》(如《陶渊明之road》);
- 课件、教学设计等工具。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两位重要的艺术人物——画家和牧童。通过学习,我们不仅能了解他们各自的优秀品质,还能激发对人类精神的尊重与热爱。”

  1. 发展朗读能力:
  2. 考虑如何增强学生的朗读准确性、感情表达与流畅度。例如:“一只小草破壳而出时还不知道破壳就破壳了,只是一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才真正懂得破壳的重要性。”(来自苏东坡的《小草》)

  3. 发展道德品质:

  4. 引导学生思考“你”与“他”的关系。例如:“一个真正优秀的画家不仅要画出美丽的事物,更要倾听别人的的意见,虚心接受他人的情意。”

课堂互动环节
1. 开展角色表演:
将学生分成画家和牧童两个角色,分别扮演“画家”与“牧童”,尝试模仿经典作品(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人)。通过角色表演,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1. 自查自读:
    学生在小组内自由阅读、讨论课文中的人物故事,并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批判性思维。

评价反馈
1. 开展“你的一句话”交流环节:
- 学生举手发言,教师根据表现给予鼓励或表扬;
- 例如:“我的一位朋友就是这样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牧童,他的画更逼真,也更有生命力。”

  1. 展示自读作品:
    学生将自己创作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并对其艺术价值进行评价。通过这种互动方式,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艺术的理解。

总结提升
- 点明人物间的密切关系:
“画家与牧童的关系就像一个老教师和一群学生的对话,每个都有各自的优点与优势,但最重要的是彼此理解和包容。”

板书设计
- 人物关系:画家与牧童
- 艺术价值:作品、精神

(板书设计将与课堂互动环节结合,确保板书内容清晰明了。)

课后延伸
1. 利用网络平台查找更多艺术家的作品,并进行分析;
2. 结合自身生活,寻找一位“同龄朋友”,分享他们的艺术故事。

这一节课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目标和互动环节,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人物间的深厚情感,还培养了学生的道德品质与审美意识。希望这些改写内容能符合用户的期望!

返回免费演讲稿列表
展开剩余(
上一篇:《预防火灾,从点滴做起》教学设计(预防火灾安全教育教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