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免费演讲稿 内容页

《猫》教学设计(《猫》教学设计与作业)

2025-08-18 04:21:04   本文已影响 2356人 

《猫》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理解三只小猫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地位,并掌握《猫》的叙事结构。
  2. 体味情感:通过“断案”活动和具体语段分析,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命运的深刻刻画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3. 感悟主旨:结合所学内容,提炼文章传达的核心思想——以个人视角叙述社会悲剧的历史。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 预习内容
  2. 借助幻灯片,复述每只小猫的形象和性格特点。
  3. 分析第三只猫“受冤”的经过,并思考作者的内心感受。

  4. 小组讨论

  5. 选择一名学生分享其对前两只猫命运的理解,引导其他同学表达自己的看法。

二、整体感知与分析
  1. 预习任务
  2. 预习内容:第4页至第35页。
  3. 任务:复述每只小猫的故事(幻灯片2),思考第三只猫的命运如何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4. 小组活动

  5. 每组选择一位“英雄”或“坏蛋”,分享其对故事的理解。

三、体味情感,深入理解
  1. 预习任务
  2. 阅读第30——34段,重点分析作者的视角和语言风格。
  3. 分析作者通过第三只猫的悲剧如何体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如社会公正性缺失)。

  4. 小组讨论

  5. 选择一名学生分享其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引导其他同学提出自己的看法。

四、感悟主旨
  1. 预习任务
  2. 借助幻灯片,思考文章的核心思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悲剧史?如何用个人视角描绘社会悲剧?

  3. 小组讨论

  4.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并与全班同学交流。引导他们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情节曲折、人物刻画细腻)。

五、拓展延伸,分享收获
  1. 预习任务
  2. 选择一位学生写一篇“猫,我想对你说”的文章,描述自己的看法和感悟。
  3. 完成后与全班同学分享。

  4. 小组展示

  5. 每组展示不同视角的观点,并讨论如何通过个人视角表达社会问题。

六、总结与反思
  1. 预习任务
  2. 总结文章的结构和主要观点。
  3.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猫,我想对你说”是什么意思?

  4. 学生发言

  5.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拓展阅读与思考

  1. 预习任务
  2. 选择一篇以猫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如钱钟书的《猫》、鲁迅的《狗、猫、鼠》),分析其主题和写作特点。

  3. 小组讨论

  4. 分析所选作品的主题,并讨论如何用具体语段进行分析。

作业

  1. 预习任务
  2. 完成“××,我想对你说”的作文,要求语言简洁,感情真挚。

  3. 课后作业

  4. 学习鲁迅的《狗、猫、鼠》(第90页),完成一篇类似的议论文。

课堂反思

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猫》这篇课文的主题和写作特点,还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表达能力。

返回免费演讲稿列表
展开剩余(
上一篇:《与朱元思书》的阅读答案_《与朱元思书》文言知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