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A.引:推荐
原句翻译为:“A.引:推荐”。
18.D.者:后置定语的标志。(A.其:那/难道。B.之:他/句中虚词,无义。C .于:到/在。)
原文:
D.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改写后:
D.以上各项中的加点词的使用意义一致。
19.(3分)吏部尚书陇西辛术与语叹曰郑公业不亡矣河东裴谳目之曰自鼎迁河朔吾谓关西孔子罕值其人今复遇薛君矣。
改写后:
(1)吏部尚书陇西辛术与语叹曰郑公业不亡矣,河东裴谳目之曰自鼎迁河朔吾谓关西孔子罕值其人,今复遇薛君矣。(每划对两处得1分)
20.B.应是赞美二人的才华。
原文:
B.则(或)‘道衡老矣,科为时已,宜令其硃门陈戟’。(A.其:那/难道。C .于:到/在。D.者:后置定语的标志)
改写后:
B.则(或)‘道衡老矣,科为时已,宜令其硃门陈戟’。(A.其:那/难道。C .于:到/在。D.者:后置定语的标志。(A.其:那/难道。B.之:他/句中虚词,无义。C .于:到/在。))
21.(6分)
(1)河间王弘北征突厥,召典军书,还除内史舍人。(3分)
改写后:
(1)河间王标北征突厥,召典军书,还除内史舍人。(3分)
(2)尔久劳阶陛,国家大事,皆尔宣行,岂非尔功也?(3分)
改写后:
“尔久劳阶陛,国家大事,皆尔宣行,岂非尔功也?”(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