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免费演讲稿 内容页

学期学习计划_学期计划范文

2025-08-10 17:58:54   本文已影响 2318人 

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学习计划条目设计的一个学校中组织研究性学习的完整计划:


学校中研究性学习学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研究性学习(研究项目制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社会实践中探索知识、发展技能、培养个性和见解。


二、学情分析

  1. 学生特点
  2. 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
  3. 对新鲜活动的兴趣较高。
  4. 具有较强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5. 课程特点
  6. 研究性学习注重兴趣培养和创新思维,与传统课程不同。
  7. 计划中可能会涉及较多实践性和探究性的任务。

三、目标设定

  1. 知识与技能
  2. 增强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3.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4. 过程与方法
  5.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
  6.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
  7. 情感态度
  8. 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探索精神。
  9. 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和责任感。

四、活动形式

  1. 每周活动时间安排
  2. 每周组织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每次2-3课时)。
  3. 例如:每周一次的“拼搭与几何探索”活动。
  4. 活动形式多样性
  5. 实验操作类活动(如制作模型、设计图案)。
  6. 理论知识类活动(如查阅资料、探讨问题)。
  7. 活动材料准备:
    • 提供足够的实验材料(如模型 kits、工具书等)。
    • 给予学生研究的方向和主题(例如“测量校园中的几何形状”或“设计一个环保小product”)。
  8. 活动层次
  9. 基础性活动:简单、直观,帮助学生了解活动内容。
  10. 探究性活动: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层次化活动。
  11. 创新性活动: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并完成解决方案。

五、具体实施建议

  1. 教师引导与支持
  2. 针对每个小组设计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分工和任务要求。
  3. 提供指导资料(例如实验手册或资源链接)。
  4. 活动评价与反馈
  5. 定期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创新性成果和个人成长情况。
  6.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反馈,调整后续活动内容。
  7. 家长与社会的配合
  8. 发布相关研究成果和社会趋势,与家长沟通合作。
  9. 拓展活动资源范围(如科技馆、图书馆等)。

六、评估与改进

  1. 评价指标
  2. 定期进行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总结报告和成果展示。
  3. 通过小测验或课堂参与度进行形式化评估。
  4. 改进措施
  5. 根据活动效果调整教学策略和资源安排。
  6. 提供进一步支持(如辅导、资料推荐)。

七、附则


希望这份计划能帮助您在学校的“研究性学习”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工作!如果需要进一步的具体建议,请随时联系。

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通过经历活动过程加深对其特征的认识
通过对平面、曲面的观察和触摸,体会它们的区别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判断能力

培养学生对形体特征的兴趣与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样有助于学生发展形象思维,培养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鼓励学生拼出不同图形,让学生在求异、求新中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返回免费演讲稿列表
展开剩余(
上一篇:描写除夕节的古诗词(描写除夕诗句 古诗)

猜你喜欢